时村乡生产“假驴肉”的黑作坊老板阿南(化名)说,自己的黑作坊在城北的民房,没有营业执照及其他相关手续。每天可以煮三次,一次煮1500斤肉,一次耗时四个半小时。煮完肉,他会把肉运回到时村的家里,并不在生产地点存货。
多名“假驴肉”生产者称,猪肉价格与真驴肉价格相差好几倍,很多驴肉火烧店找过来,就要便宜的“驴肉”。这也是黑作坊大量生产的原因之一。
《财政部:保障"粮草军需" 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》现在,90岁的林绍纲很少出门了。过去几年,每次经过东总布胡同22号,他都很想进去看一看,但大门紧锁,一直未能如愿。
相关报道




